银河证券表示,自中证A500指数发布以来,相关基金产品受到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投资中证A500指数,不仅能够有效地分散化投资组合的风险敞口,而且能够把握那些具有潜质成为行业领军者的公司。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持续优化和对高质量发展的不懈追求,中证A500指数中的成分股具备巨大的成长潜力,有望彰显其突出的盈利能力。
凝视远邦
1793年马戛尔尼访华使团的视觉文化
陈珊珊配资资讯宝下载 著
ISBN:978-7-100-24410-7
定价:76.00元
页数:336
装帧:精装
商务印书馆 2024年11月新书
本书提供了一个观察前近代时期中西交流活动的独特视角,不同于传统上关于马戛尔尼使团的政治外交研究,作者从艺术创作的角度切入,观察了使团艺术家们关于中国之旅的图像生产活动,并结合当时西方社会文化思潮的演进情况,为读者呈现了一场作为“西方科学探险活动”的访华历程——在清王朝依其传统怀柔远人之时,英国来访者们亦依其时代惯例,以艺术、科学与外交相互结合的形式凝视着远邦。与其所述内容相类,本书亦以文字与图片相结合的形式呈现给读者,全书收集并展示了使团成员创作的一百五十余幅各式图片,赋予本书学术价值与可读性兼具的特点。
展开剩余92%马戛尔尼使团成员画笔下的乾隆皇帝
本文首发于2024年12月10日“澎湃新闻·翻书党”专栏。节选自《凝视远邦:1793年马戛尔尼访华使团的视觉文化》,第190—198页,注释从略。
可以说,马戛尔尼使团的工作,实现了欧洲人对中国皇帝的描述从想象和刻板的符号,到更现实地呈现的转变。此前,在欧洲中国风艺术作品的视觉呈现中,大清皇帝的形象反映了欧洲人的异国情调观念——如弗朗索瓦·布歇的《中国皇帝上朝》——而不是写实描绘。
中国皇帝上朝,弗朗索瓦·布歇绘,1742年,布面油画
马戛尔尼使团则首次获得了观察和研究清代宫廷各方面的机会。虽然与乾隆的会面时间很短,但使团成员们还是观察到了这位皇帝的帝王气度和举止,并通过文献和同廷臣的交谈中了解了他的统治和生活方式。
(使团绘图员)亚历山大关于乾隆及其廷臣的肖像画,受到了在18世纪末的英国非常流行的面相术(physiognomy)研究的影响,这门“新学问”通过分析面部特征展示人的性格,并成为当时业已流行的颅相学的竞争对手,后者试图通过对头骨的形状和区域分布进行分析,以解释个性。约翰·卡斯帕·拉瓦特(Johann Kaspar Lavater)是当时最著名的面相术学家,他于1775—1778年出版了其最著名作品《面相术随笔》(Essays on Physiognomy)。该书在德国初获声望后,于1780年代被翻译成英文;至1790年代,已有不少于12个英文版本以5种不同语言的译本出现。拉瓦特的理论强调,每个人都有其反映道德价值观的独特性。亚历山大在塑造中国人时,也运用了类似的方法——现存的其绘制的四幅乾隆肖像,都详细记录了皇帝的相貌、举止和服饰。
乾隆肖像1,威廉·亚历山大绘,1793年,纸本墨水
第一张展示乾隆面部的草图,用墨水绘成,可能是基于亚历山觐见皇帝后的印象绘制的。亚历山大在日记中描述了1793年9月30日,使团在北京迎接从热河归来的乾隆皇帝的那一刻:
与使团有联系的官员站在我们身后,穿着他们的仪式礼服。当皇帝经过时,我们跪着,有一人认为我的头垂得不够低,不够尊重他的君主,于是把手按在我脖颈上,使我的头几乎低到了尘土里。我实在渴望看到这壮丽的一刻,以致在这个难忘的时刻可能歪着头。
(使团副使)斯当东形容乾隆皇帝“毫无保留、开朗、不做作”,“他的眼睛饱满而清澈,面庞开阔”。(使团书记)巴罗则写道:“他的眼睛乌黑、敏锐,鼻子为鹰钩鼻,他的肤色即使到了如此高龄,仍然红润。”这些细节皆被亚历山大捕捉并呈现于画作中,例如,他把乾隆的眼睛描绘得明亮而锐利,意在反映其头脑的迅捷敏锐;上扬的嘴角则给人一种仁慈感,表明他的统治英明、公正、有效。
第二幅肖像可能部分以第一幅肖像为基础,并以活跃在清代宫廷中的耶稣会画家所作皇帝画像为参照——将之与意大利耶稣会士、宫廷画师潘廷章(Giuseppe Panzi)的作品进行比较,可以看出,两幅肖像中人物的五官、帽子、服装都非常相似。两幅作品皆为乾隆正面像,其有着锐利的杏仁眼,鼻子挺直,嘴型给人一种泰然自若感,体现了皇帝的冷静性格以及睿智和风度。亚历山大如此重视对皇帝相貌的描绘,可能意在揭示乾隆的性格和修养——健康而充满活力的面部表情,反映了他活跃而强大的思想。巴罗形容乾隆“敏于出谋划策,一如执行之果断,犹如亲自在指挥胜利”。他指出,乾隆在困难时期实行减税和救济,但“对敌人则绝不留情和宽恕”。亚历山大正是尝试通过对相貌特征的描绘,传递这种精神和心态。
乾隆肖像2,威廉·亚历山大绘,1793年,纸本水彩
除了相貌之外,服饰和仪态也反映了乾隆的性格和行事。亚历山大的第三幅乾隆肖像是一幅全身水彩画,描绘了皇帝身着石青色外套和明黄色长袍,悠闲地坐在靠着一根大柱子的御座上。他根据皇帝的头像描绘了本画中皇帝的脸,服装和姿势则可能是从郎世宁的画作发展而来的。这幅水彩画,后来被改为版画收录于斯当东的《纪实》中。斯当东这样描述乾隆:
皇帝陛下虽日理万机,但还可以在不影响其履行君主责任的前提下,腾出工夫致力于各项文艺的研究。他喜欢作诗,在意境和表达技术上有很高水平,并注重对自然的观察。相对于创意性,他的诗作在哲学和伦理方面更具吸引力,因而不同于弥尔顿,更近似伏尔泰的咏史诗。
乾隆肖像3(纸本水彩)及其版画形式(铜版画),威廉·亚历山大绘,1793年和1797年
这些评论呈现了乾隆政治统治者身份之外,作为具有较高文化造诣的文人学者的形象。亚历山大在水彩画和版画中,都捕捉到了皇帝泰然自若地坐在王座上、左脚搁在脚凳上的那一刻。这种姿势体现了他在处理各种事务时的从容不迫;同时,他的优雅风度也表现出其在文艺方面深厚的修养。
第四幅肖像是亚历山大的《中国服饰和习俗图鉴》中的一幅版画,展现了作为权力符号或象征的皇帝形象,也展现了皇帝本人的健康和活力。
亚历山大没有与此版画相关的画稿。相较于面部特征,此画更强调皇帝的身体结构和姿态,展现出其修长、苗条、健美的身材。说明文字称乾隆“看上去是一个60岁的硬朗而精力充沛的人”——尽管这些画作创作时他已83岁。巴罗同样指出,皇帝“腰板完全挺直”,不难看出他“曾经拥有很健壮的体魄”。该图像借用了亚历山大的大部分视觉信息,淡化了皇帝的面部特征。与早期欧洲中国风艺术作品强调奇特相貌和夸张服饰的中国皇帝形象不同,在亚历山大笔下,乾隆是作为一种个体人类的形象表现的。艺术家努力以更现实的方式,捕捉他的面部特征、身材、举止和服装,反映了18世纪的民族志的传统。
乾隆肖像4,威廉·亚历山大绘,1814年,蚀刻版画
除了乾隆肖像外,亚历山大还绘制了一系列“王大人”(王文雄)和“乔大人”(乔人杰)的肖像,这两位官员受皇帝指派,在使团留华期间陪同并照顾他们。在《中国服饰》收录的一幅亚历山大描绘王文雄的版画中所附说明文字,将这位中国军官描述为“一个大胆、慷慨、和蔼可亲的人”。为了捕捉他的身份和个性,亚历山大描绘了这位官员着装细致、佩带武器、神态坚毅的形象;其面部特征是圆脸、弯眼、微笑的嘴角,赋予了人物如文字描述中那种既勇敢又仁慈的观感。
王文雄(左)和乔人杰(右)肖像,威廉·亚历山大绘,1805年,蚀刻版画
同样在《中国服饰》收录的版画中,乔人杰身着文官服装,手持与使团有关的卷轴。所附文字描述其“举止庄重、正直、具有判断力”。亚历山大将乔人杰描绘成靠在岩石上的形象,画中人物风度翩翩、从容不迫,体现了他作为文官的修养。两相对比,亚历山大通过描绘两位官员不同的服饰和举止,表现出了武官和文官的区别。
无名官员肖像,威廉·亚历山大绘,1793年,纸本墨水
在另一幅不知名的普通汉族官员肖像中,可以清楚地观察到表现中国官员的更具民族志的方式。在这幅图中,人物盘腿坐在椅子上抽烟。亚历山大仔细地描绘了他的官服、帽子和饰品,并写下了与其服饰相关的汉字、拼音和英文翻译。例如,亚历山大将补子翻译为徽记(badge),并在人像下方绘制了文、武官员补子上的兽、鸟图案。他还观察并记录了该名官员姿势的名称——盘腿坐相,也即盘腿而坐。通过这种方式,该官员形象被亚历山大描绘为一种特定类型的标本,其服饰和姿态对英国人来说是都陌生的。
使团成员对乾隆及其廷臣的相貌、体态、举止和服饰的详尽描绘,反映了英国人对从民族志角度描述人物的兴趣。然而,与对新发现土地上的原始土著的描绘不同,使团的艺术家将中华帝国描绘成一个由明智老练、能力非凡的皇帝和官员统治的古老文明。这种对比凸显了这次中国考察的独特性——英国人试图在这次考察中积累有关中国人的数据,以权衡清朝和大英帝国的实力对比。
名家推荐
陈珊珊博士详细探讨了马戛尔尼使团的科学考察面相,特别关注艺术在科学知识产生中的作用。在使团的主要画师威廉·亚历山大及其同伴创作的大量素描和水彩画中,涉及科学技术的作品远多于与外交或政治相关者……陈博士的著作不仅展示了马戛尔尼使团的艺术创作如何向西方世界展现中国,还阐明了艺术与科学的相互作用,深化了我们对视觉再现如何产生知识的理解。
——陶格(Greg M. Thomas)
香港大学艺术史系教授
陈珊珊博士详细探讨了马戛尔尼使团的科学考察面相,特别关注艺术在科学知识产生中的作用。在使团的主要画师威廉·亚历山大及其同伴创作的大量素描和水彩画中,涉及科学技术的作品远多于与外交或政治相关者……陈博士的著作不仅展示了马戛尔尼使团的艺术创作如何向西方世界展现中国,还阐明了艺术与科学的相互作用,深化了我们对视觉再现如何产生知识的理解。
——陶格(Greg M. Thomas)
香港大学艺术史系教授
陈珊珊博士详细探讨了马戛尔尼使团的科学考察面相,特别关注艺术在科学知识产生中的作用。在使团的主要画师威廉·亚历山大及其同伴创作的大量素描和水彩画中,涉及科学技术的作品远多于与外交或政治相关者……陈博士的著作不仅展示了马戛尔尼使团的艺术创作如何向西方世界展现中国,还阐明了艺术与科学的相互作用,深化了我们对视觉再现如何产生知识的理解。——陶格(Greg M. Thomas)
香港大学艺术史系教授
陈珊珊博士详细探讨了马戛尔尼使团的科学考察面相,特别关注艺术在科学知识产生中的作用。在使团的主要画师威廉·亚历山大及其同伴创作的大量素描和水彩画中,涉及科学技术的作品远多于与外交或政治相关者……陈博士的著作不仅展示了马戛尔尼使团的艺术创作如何向西方世界展现中国,还阐明了艺术与科学的相互作用,深化了我们对视觉再现如何产生知识的理解。
——陶格(Greg M. Thomas)
香港大学艺术史系教授
这部开创性的晚清知识史著作,清晰地描绘了马戛尔尼使团所处时代清朝与英国之间文化历史的互动关系。它独树一帜,成为首部将1793年至鸦片战争期间的历史、艺术、技术、贸易和商业等多个领域紧密联系起来的艺术史著作,展现出了非凡的综合性和深度。
——本杰明·艾尔曼(Benjamin Elman)
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和历史系荣誉教授
胡应湘‘58汉学讲座名誉教授
本书深入细致地研究和探讨了18世纪末马戛尔尼使团访华期间所产生的极其丰富且复杂的图像资料。尽管此次外交活动最终未能达成预期目标,但本书指出,这些图像对英国与中国之间的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们不仅兼具科学研究的严谨性,还蕴含着美学的魅力,共同塑造了英国民众对中国的认知,使英国公众深刻意识到中国是一个必须给予高度重视的竞争对手。
——道格拉斯·福德姆(Douglas Fordham)
弗吉尼亚大学艺术史系教授、系主任
内容简介
1793年的马戛尔尼使团访华是中西关系发展历史中最为关键的外交事件之一,其政治层面的影响已被众多学者广泛讨论;但同时,作为18世纪一次重要的科学考察,它所包含的科学探索内容却鲜有学术探讨。本书作者聚焦于来华使团的图像创作活动,通过梳理使团艺术家在本次旅程中,特别是在中国土地上对于互赠礼品、外交仪式、山川地貌、城市民人、科技文化等要素的观察和描绘,以及这些素材在其后的进一步加工与流传,强调了该图像创作过程中艺术、科学与外交的碰撞与融合。由此,作者指出,在18世纪的西欧社会环境影响下,从中国归来马戛尔尼使团各成员实际上具备了一种多元的中国观,这些观念付诸文字与图像,塑造了其后相当一段时间内西方社会对于中国的复杂认识。
目录(滑动阅读)
第一章 “航向东方”
第一节 历史背景
第二节 华夏声名
第三节 艺术、科学与外交
第四节 文与图
第二章 “贡品”与“赏赐”
第一节 礼品交换
第二节 礼品差异
第三节 礼品之外
第三章 历史一刻
第一节 拜谒
第二节 缂丝挂毯之秘
第四章 旅途
第一节 海洋
第二节 陆地
第三节 全球自然史
第五章 中国风貌
第一节 城市与地形
第二节 “如画”美学
第三节 “崇高”与中国废墟
第四节 大运河
第六章 中国人
第一节 全球视觉的民族志
第二节 乾隆皇帝与廷臣
第三节 土地上的中国人
第四节 女性与家庭
第五节 宗教和仪式
第六节 罪与罚
第七章 中国科技
第一节 科学背景
第二节 水上航船
第三节 陆路行人
第四节 技术工具:数学、冶金和航海
第五节 农事
第六节 武备
第七节 画中学问
第八章 回响
第一节 出版物
第二节 复兴的中国风
第三节 原始东方主义
结 论
译名对照表
参考文献
后 记
作者简介
陈珊珊,香港大学艺术史博士,现任教于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艺术史。
发布于:北京市